目前淡水社大的網站,是在2006年4月開始啟用。經過一年半的運作,讓我們來聽聽當初籌畫改版的三個主要推手,說說他們的經驗、期望與建議。
張建隆 (淡水社大主任):
改版之前,淡水社大的網站是所謂的「萬年網站」,就是那種資料一放上去後就幾乎沒有更新的網站,很難將學校訊息放上去,更別說是要發佈其他的訊息或活動資訊。網站改版後,這種情形全然改觀。現在透過我們自己的網站,人們不僅可以對淡水社大有基本的認識、知道學校的情形與進展,也能藉由網站連結到不少建置中或已完成的班級部落格,更清楚地看到不同班級的上課內容與學員們的活力。另外,我們在社大課程之外推動的一些公共事務參與,像是「公民會議」、「二十一世紀地方議程」、「重建街工作坊」,也都分別設有部落格,經由社大網站所扮演的集中入口角色,可以更快、更廣泛地為外界所週知。
在與友欣及育章合作的過程裡,網站的設計者與使用者有很密切的溝通,相互學習,讓我們這些原本對網站一竅不通的人,有了新的認識與想法。網站最後呈現的樣子,也能符合我們的要求。接下來,我們希望繼續充實的內容,是徐承立已經開始在做的「開放淡水」wiki,也想看看能不能增設「論壇」的功能,加強社大與外界的互動,一起來分享與討論如何讓社大可以經營得更好。
網路對於溝通、交流而言,是個很好的平台;而因網站的改版,讓我在與育章及友欣共事的過程裡,接觸並認識到台灣原來是有群年輕人,很積極熱心地在推動數位文化的發展,這是最大的收穫。未來也希望社大跟數位文化協會,可以有更多的合作。
莊友欣 (網站製作。習用的網路代號是 Charlesc):
社大網站改版會議剛開始的前兩個月,可能是因為彼此對網站的概念、認知有相當差距,開會時溝通的效率與進展都很有限,讓人有些氣餒。
會造成這種情形的原因之一,是因為社大那邊原先對於網站的想像,很明顯地受限於國內既有的同類型網站以及已出版的架站工具書;另方面,我跟tm也不熟悉社大實際的經營狀況以及接下來可投入的維護人力是如何,很難提供適當的建議。還好後來有先出來些基本的架構,於是我跟tm討論,決定直接拿我較熟悉的 drupal 直接作了一個模擬站給張主任看,並提出由我來負責系統建置,其他人可專注在內容規劃與資料更新的一個分工架構,張主任欣然同意,後面的進展就順利多了。
現在回頭來看,覺得像社大這樣的單位,若能在內部的工作人員中,找到有興趣、略熟悉這些網路工具的人,授權讓他去執行與推動網站改版或建置,其實會是最好的。
張育章 (統籌協調。習用的網路代號是 tm 或 tmas68):
如果是在目前的條件下再進行社大網站的改版,我會鼓勵用更輕巧、靈活的拼湊方式,甚至大膽地將網站的核心要素加以分解並以多管道方式發送,讓目標受眾可以用他最習慣的方式(例如 email, 簡訊, twitter, 新聞閱覽器, 客製化首頁)來接收,不一定要回到原網站才能得知全貌。
一年半前,我們必須選擇用 drupal 這樣整合性很高的CMS(內容管理系統)來架站的根本原因是:很多功能,像是行事曆、討論區、相簿、RSS 聯播器、地圖、部落格等,多是由不同公司提供的服務,相互整合不易、欠缺中文化,且各自需要不同的帳號密碼,這對於網站管理者或是網站內容的提供者來說,單單在維護網站或分工時就會不勝其擾,更難要求一般的使用者去一一註冊。
現在呢,只要這些服務有提供RSS, Atom 或是嵌入網頁的功能,其實就可以用部落格來扮演核心資訊更新與儲存的網站,或將其他服務嵌入其中,另可視內容的更新頻率與屬性/特質,分別在不同服務上建立 多個可互通的入口。例如使用客製化首頁(如iGoogle, Netvibes)、wiki、Google Pages Creator ,這些都可用來製作網站,降低架站與維護工作的門檻。這麼一來,網站就有更多隨使用者、內容的數量與需求來逐步演化的彈性,避免落入因追求一步到位,結果反而大而無當的窘境。
大事記
- 2005.10 成立網站管理志工小組,開會討論改版事宜。
- 2005.10.29 由邱克豪老師主講的第一梯次部落格社開始上課。
- 2006.2 以 drupal 架設新版網站雛形
- 2006.3 依據內容與功能需求調進行細部調整
- 2006.3-5 將舊版網站既有內容轉移至新版測試網站。進行上稿教學。
- 2006.5.5 由邱克豪老師主講的第二梯次部落格社開始上課。
- 2006.5.16 將測試網站資料與系統正式轉移至社大原有虛擬主機空間。開始上線。
- 2007.1.19 由邱克豪老師主講的第三梯次部落格社開始上課。
組織名稱、聯絡方式與網站
淡水社區大學
網址:http://university.tamsui.org.tw
地址:台北縣淡水鎮鼻頭街22號
電話:02-26216117
傳真:02-26202355
撰稿者
張育章 (全職奶爸、社區網絡工作者)
(原文刊登在 2007數位文化產業年鑑,完稿於 2007.12.14)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