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家不遠的「鈞鈞兒童書店」要收起來了,店面的玻璃上貼出「結束營業,文具圖書全部六折」的告示。平常沒多少人氣的店面,這幾天經過時,總是排著一列等待結帳的顧客。離不到一百公尺的距離裡,至少有三個立委候選人的後援會或競選總部。街上不時呼嘯的競選宣傳車,儘管廣播得聲嘶力竭,行走的人們無動於衷,一如那些早已無關痛癢的競選政見。
當初,搬到山上這邊來時,發現這家兒童書店,是讓自己頗為訝異的。即使是在我從小長大,現今已是相當繁榮的石牌地區,除了連鎖書店的兒童書專區,我未曾記得出現過任何一家專門的兒童書店。怎麼在淡水山上,這個屬於居家區域裡的冷門商業地段(大忠街中段),離四周的中小學校又有好一段距離的地方,竟會存在著這麼一家書店?
記得小時候,最期盼的家庭活動,就是爸爸帶我們去重慶南路逛書店。當時,東方出版社可說是自己心目中的聖地,可以放心的在裡頭翻閱,消磨個數小時的時光,最後,再把精挑細選出來的一兩本書帶回家,當作自己的珍藏。
直到小學五年級前,我不記得學校的老師教過自己哪些東西。我所知道的許多事物,其實都是從那些課外讀物來的。在那個聲光娛樂還極為有限的年代,書,一直是我最好的良師益友。如果不是有那些書本,讓我見識到比父母師長所告知、傳授的更為開闊的世界,也許我會是個更循規蹈矩的學生,卻不會養成質疑、追根究底、不迷信既有權威或主流看法的勇氣。儘管知識的力量給我的,不見是什麼成功卓越的人生,不過,它讓我可以有所選擇,並勇於承擔選擇所帶來的酸甜苦辣。That's it.
幾十年後,當我帶著自己的小孩,到誠品書店的兒童區裡,依然會因那些可愛的童書與各式各樣小巧的兒童玩具、飾品而心動不已。就像進入童話王國一般,在裡頭,整個布置與場景營造出來的,是個充滿異國、節慶風味的奇想世界。
只是,在這個交通便捷、網購發達的時代裡,我實在沒有太大的動力,拖著小孩長途跋涉,去做這種不怎麼必要的「朝聖」之旅。我希望,可以數位化的內容,最好是隨手可及,隨要隨到;而把更多的時間,留給那些難以被數位化,需要真實體驗的活動與情境上頭。
私以為,地區性的兒童書店,即使藏書、佈置或是節目策劃,初期沒有辦法與深富行銷與包裝經驗的連鎖書局相比,但只要有這麼個主題空間存在,它容許孩子們在店中自由閱讀、適度嬉戲,至少,它可以成為麥當勞、肯德基之外,讓親子在第三地(third place)享受共處樂趣的另種選擇。(圖書館或閱覽室的兒童書區,一般來說,不太適合自制力不足的幼齡兒童;更糟的是,它們多只開放至下午五、六點,完全與職場現狀脫節。)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