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有人似乎該被抓起來打屁股了。
中午跟 ilya 通了電話,談到 social entrepreneur 這個字眼,想查看看中文網路世界現在有些什麼樣的談法,用Google 一查,映入眼簾的是最上端淺藍底色的兩個連結,旁邊寫著的則是「友站連結」(點選觀看),心想這些網站跟 Google 有什麼關聯,難不成 Google 的勢力早如 CIA 一般地滲入社會,只是因為過去未公開上市,所以我們不得而知,而在IPO 後就必須如實揭露(disclosure)?
帶著幾分狐疑,將使用偏好中的介面語言調為英文,「友站連結」的真面目出現了,原來是 Sponsored Links。
不知道 Google 的繁體中文代理是誰,對廣告主如此友善?也不知道母公司得知此事,是該讚揚後檢視廣告業績,然後再以此為標竿向那些不以為意的地區要求推廣,還是該故作鎮定的等待各方反應,再以公關手法擺平?看到簡體中文版大剌剌地直譯為「贊助商鏈結」,難道使用繁體中文的人背骨就是較軟,買個武器要看人臉色,廣告主買個廣告就該死命吹捧了不?難道廣告主在台灣的聲譽差到要靠 Google 來美言嗎?
受不了這種無謂的舉躬哈腰小動作。要合作可以,把雙方的需求開出來談判,沒有誰必然是站在優勢或劣勢的一方。要不拉倒,去找其他人合作。還好 Google 幫網頁內容提供者代理廣告銷售的 AdSense 還未接受中文內容,不然若我在自己的網站上保留了給 Google 聯播廣告的空間,上頭掛著的竟是「友站連結」,哪天在上頭出現了些莫名其妙的廣告,豈不讓自己嘔死?
這個部分,應該是米國那邊做的。
Posted by: schee | 2004.05.20 at 08:24 下午
我下午查了一下,呈現的方式有好幾種,有些版本上方寫的是「贊助廠商連結」,右邊的才是「友站連結」,有些版本則只有右邊的「友站連結」。
另一方面,用不同語言介面查同一個字詞時,sponsored Links 的連結多寡也會有差別,似乎沒有一致的規則可言。
Posted by: tm | 2004.05.20 at 09:04 下午
Google的各國語言介面,是有一個義工翻譯計畫(Google Into Your Language, https://services.google.com/tc/Welcome.html),再由中央審核。友站連結的問題,應該是出在這裡。
而不同語言介面查詢之所以會出現不一樣的廣告,是因為廣告主可以選擇要在哪些地區和哪些語言介面中出現他的廣告。這很讚吧:P
Posted by: charles | 2004.05.22 at 12:06 下午
Charles,
謝了,了解。
Posted by: tm | 2004.05.22 at 02:38 下午
tm, 這件事情我罵過啦!有興趣可以看看拙作
http://www.ourlinx.com/doc/showdoc.php?docid=1056
在第四頁,這篇文章刊在2003-10的網路通訊上。
可是人微言輕,顯然到現在都還沒改進。廣告試圖混充內容,或者跟媒體當好朋「友」,倒也並非網路首創。
我在文章中對這件事的結論是:
喜歡鑽牛角尖的網友大概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Sponsored Link」的翻譯是「友站連結」,「See your message here...」的翻譯是「要不要在這裡登您的廣告?」?換用數學等式來表示,就是:
Sponsored=友站=message=廣告?
Posted by: 614 | 2004.05.24 at 01:41 上午
果然,前輩就是前輩,早在半年多前就已評析過這個現象,真是佩服。
該怪自己當時疏忽,在繁體中文的 google 頁面看到這個現象後,只顧著匆匆下筆反應,未能多做一點檢索的工作,再加上回家當奶爸後,就不再固定閱讀資訊科技新聞,出現這種後知後覺,班門弄斧的糗事,也是自己活該:P
歡迎前輩來訪,不過我這邊為了省麻煩起見,習慣是以暱稱來稱呼彼此,直接用您留下來的代號 614 稱呼,連名帶姓的唸,感覺起來總是怪怪的,可以用 Lewis 來稱呼您嗎?
Posted by: tm | 2004.05.24 at 12:51 下午
哈 你錯啦 我的意思是 我是 blog 的後輩 所以寫文章寫了自己爽 沒人知道 該貼到 blog 上才對
不過 看到有人跟自己想法相似 總是高興的 所以忍不住表示有同感 怕光降說 會讓人以為我阿諛諂媚 來這只是捧場 所以只好提出一些證明囉
614 不是代號麼 名字就是給人叫的 lewis 也是我的名字 愛怎麼稱呼 都可以呀 只要知道你是跟我說話就行
Posted by: 614 | 2004.05.24 at 04:16 下午
同樣的文章貼在 blog 上,效果應該是會好得多,也更容易讓讀者透過回應來表示認同或異議,這麼一來,即使自己的認識有限,有所偏差,至少也有被修正的可能,不必一切由個人承擔。
前幾天,我的學長阿孝在「部落格書寫」 這篇短文中談到他如何因為調整文體,而在這兩個星期裡體會到部落格魅力的這個過程,或可以作為傳統媒體/學院寫手轉進部落格時的一個借鏡。
Posted by: tm | 2004.05.24 at 06:43 下午
Adsense開始接受中文站台了
Posted by: pjhuang | 2004.09.23 at 07:41 下午
pjhuang,
謝謝你提供的這個重要訊息。不過我在Google Adsense 的FAQ 頁面裡還未看到這項資料。方便提供一下訊息出處嗎?
Posted by: tm | 2004.09.25 at 12:38 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