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興看到 Fay 對民選網提出的意見。作為催生者的我,在讓它進入正軌後會開始對製作過程作補充說明。目的不在於卸責或是辯護,只是希望留下這些經驗與記錄,讓大家可以從中進行討論或做經驗交流。
到目前為止,在做的過程裡最困擾我的一件事,是要如何在客觀與主觀中做出抉擇?該如何作,方能建立具體客觀而可經得起挑戰的規則?
比方說, 「官方說法」這個類別,我是以發言者是否為正副總統候選人,專門鎖定官方新聞稿來收集資料,避免其他個人的主觀標準。
可是在「民間呼聲」的那個類別,目前就很難想到一個很具體的標準。把它併到「官方說法」看來會不倫不類,獨立開來,又不知道該怎麼樣與很明顯支持特定陣營的民間團體有所區隔,還是根本就該一視同仁?當然,這些團體有無專屬的網站,上頭是否會發佈正式的新聞稿,什麼樣的新聞稿可以納入,何者則否,這些都是棘手的問題。
至於其他的資訊連結整理工作,更是全然充滿個人的主觀判斷。在那個部分,我持的基本原則是按照既定架構,透過google 檢索相關資料,從中挑選較為清楚、具有代表性的正式資訊來源。由於智邦生活館目前在這個部分並沒有特定的合作對象,沒辦法純視新聞資訊來源而定,只能由我個人來做,而我也只能就自己能力與檢索出來的資料,盡可能地兼顧代表性與平衡,找不到可以讓自己覺得很心安的客觀依據所在。
為了處理這些問題,原先我計畫在裡頭開幾則記事,讓來訪者可針對這類問題或資訊來源以留言方式提出質問、意見與建議。不過在目前選戰倒數、氣氛相當緊張的的狀況下,我的態度卻傾向消極處理,免得民選網被沾染不必要的政治色彩,甚至面臨夭折的命運。(純就個人來說,我不在乎有沒有這麼一點收入,而這項工作也跟我自己的生涯規劃(如果有的話)無關)
比較起來,作自己的blog,我可以完全憑藉自己的主觀來追求客觀,但作這麼一個以公眾事務,特別是最敏感的政治資訊為主的網站,我就不敢這麼做了。這裡頭有如何制訂規則、設定慣例的問題,也有實際人力與長期運作需考量的地方。
整個做的過程,讓我覺得必須要有一個工作或諮詢團隊或更多熱心的使用者來做支撐,進行更清楚的討論與意見回饋。單憑我一人決定,不是不能,而是恰不恰當,對它未來發展是利是弊?
我不知道這種徵求大家意見的作法,是否會給人聯想到那種找一群人來大拜拜,結果只是幫主事者卸責或背書的作為?或許這就是當家作主的人自己必須面對的問題與責任,答案只能由自己來找尋,不該假手他人?
人在作,天在看。讀了美國民選資訊網站 Project Vote smart 的組織簡介(About us)後,得知這樣一個有著龐大資訊的網站也是歷經十多年後才形成今天的樣貌,雖然可以略為釋懷,心底不免還是會盼望民選網能發展得更快、更好,或至少可以為國內的政治與時事網站,描繪出一個新的方向所在。
dear tm,
看到你的心血結晶了哪 ^^b
我有一個初步的想法,不曉得恰不恰當?
聽聽看(或直接跳過:))
目前的民選網似乎少了一些『隨機/意資訊』,
大多數資訊都是整理後的(感覺上可能會有『編輯過』的錯覺),
是不是可以把每天新產生的資訊/新聞/評論(Google),
自動產生一個彙集
透過RSS與JS結合,呈現在某個類別的頁面裡
不需要透過RSS Reader 來讀
而是直接在頁面上閱讀
這樣會不會多增加一點『自由』與『客觀性』
使用的技巧也很簡單,
像是運用GoogleAlert 這樣的服務,
由管理人員擇定『關鍵字』來作為『觀察要項』,
之後,GoogleAlert 會產生一支 RSS 路徑(也會過濾掉重複和舊的資訊)
把 RSS 用 Javascript 放到網頁上
那麼我們這些選民就可以直接點選查閱最新的資訊(重點就成了你要設哪些關鍵字來導讀)
或許也可以稍微舒緩你的工作量
把時間和資源放在其他的地方
:p
Posted by: Chiron | 2004.02.25 at 03:17 上午
謝謝 Chiron 很棒的建議,等我把民選網一些明顯的錯誤更正之後,會來研究一下 Rss Feed 與 Recent Trackback Index 的作法,彌補目前資料全由我們工作人員編輯、上稿的缺點。
Posted by: tm | 2004.02.26 at 07:20 上午